你知道吗,象棋在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全运会,今年的第十四届全运会,是象棋第7次登上全运会的舞台。历届全运会象棋比赛的冠军,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7月25日,第十四届全运会象棋预赛在安徽合肥拉开大幕。赛场外的长廊被主办方精心布置成了象棋文化展,5块3米高的展板上,介绍了象棋红色记忆、近现代象棋历史、象棋与全民健身、青少年象棋发展、2020年以弈战“疫”。往来的领队、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乃至志愿者等工作人员,无不驻足停留,静静品读象棋的泛黄记忆。
在文化展区域,还有两个玻璃展柜牢牢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里面摆放着象棋在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中的历史资料,有秩序册、记录表、成绩表、成绩公报、竞赛委员工作总结、裁判员学习资料等。这些“藏品”来自于象棋国家级裁判王晔的收藏,翻开一本本历史资料,打开的是象棋与全运会的珍贵回忆。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
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为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这一年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首届全运会共有36个比赛项目,其中包含很多群众项目和军事项目,象棋位列其中。
当年9月13日至10月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象棋比赛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各选派1名棋手参加,计有26名运动员。比赛分为预赛与决赛两个阶段。
9月14日至19日进行的预赛,将26名棋手经抽签编排分为四个组,每组录取2人进入决赛。决赛从9月20日起至26日止,共进行了7轮单循环赛。最终广东杨官璘获得冠军。
▲ 杨官璘获得首届全运会象棋个人冠军
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
1975年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运动会又重新将棋类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包括围棋、象棋和国际象棋三项。三运会的棋类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象棋预赛自6月11日至30日在上海举行,共有98名来自各地的棋手参赛,分为六个小组,采用单循环制,每组取前两名进入决赛。
象棋决赛在北京举行,决赛分为两个阶段,均采用单循环制。最终上海胡荣华获得冠军。
▲ 第三届全运会期间刘殿中与胡荣华在中山公园象棋表演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
1979年恰逢建国30周年,这一年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中国象棋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共设立男子团体赛、男子个人赛和女子个人赛三个项目。
预赛于4月20日至5月7日在苏州举行,决赛于9月10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上海队夺得男子团体赛金牌;上海胡荣华夺得男子个人赛金牌;在首次举办的女子个人赛中,广东黄子君夺得金牌,开创了巾帼棋手的新纪元。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中国象棋团体预赛,于4月5日至20日在福州举行,共有省、市、自治区及行业体协的30支男队与22支女队参赛,棋手共计186名。比赛采用正式颁布的《1987中国象棋竞赛规则》,按照竞赛规定,男女各组前十名均获得年底在番禺举办的六运会决赛权。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中国象棋团体决赛,于11月21日至12月2日在广东省番禺县举行,共有预赛选出的男女各十支代表队的70名棋手参赛。广东队获得男子组冠军,福建队获得女子组冠军。
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
1993年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表演赛,于4月20日至5月4日在江苏南京举行,参赛的共有46支男队与22支女队,比赛采用积分编排制。最终广东队获得男子组冠军,上海队获得女子组冠军。
1993年“青岛隆泰长青杯”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也是第七届全国运动会表演赛,于8月1日至15日在青岛举行,共有46个单位的108名棋手参赛,其中男子66名、女子42名。
经过13轮积分编排制的比赛,年仅18岁的许银川一鸣惊人,荣登冠军宝座,他也是我国象棋史上第九位全国冠军、第十位象棋特级大师。女将河北胡明又一次蝉联桂冠,显示了雄厚实力。
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
2017年,象棋时隔24年重返全运会舞台。全国象棋团体锦标赛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群众项目象棋专业组预赛,于2017年4月8日至14日在江苏无锡举行。四川成都队获得男子与女子双料冠军。
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项目象棋比赛决赛,于7月在天津滨海举行。黑龙江郝继超获得专业男子个人冠军;广东陈幸琳获得专业女子个人冠军;四川赵攀伟获得公开男子个人冠军;广东何媛获得公开女子个人冠军;河北(陆伟韬、赵殿宇、张婷婷)获得大学生混合团体冠军;广东程宇东获得少年男子个人冠军;安徽王文君获得少年女子个人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