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象棋业余棋王赛技术等级发放标准
比赛级别 |
组别 |
称号 |
棋协大师 |
地方大师 |
一级棋士 |
二级棋士 |
三级棋士 |
四级棋士 |
五级棋士 |
六级棋士 |
省级象棋比赛 |
个人 |
前3 |
4-8 |
9-16 |
17-32 |
33-56 |
57-72 |
|
|
|
团体 |
|
前2 |
3-6 |
7-12 |
13-24 |
|
|
|
||
省级少儿年赛 |
14岁以上组 |
|
前3 |
4-8 |
9-16 |
17-32 |
33-56 |
|
|
|
12岁组 |
|
|
前3 |
4-8 |
9-16 |
17-32 |
33-56 |
|
||
10岁组 |
|
|
|
前3 |
4-8 |
9-16 |
17-32 |
33-56 |
||
8岁组 |
|
|
|
|
前3 |
4-8 |
9-16 |
17-32 |
||
计划单列市象棋赛 |
个人 |
|
前3 |
4-8 |
9-16 |
17-32 |
33-56 |
57-72 |
|
|
团体 |
|
|
前2 |
3-6 |
|
|
|
|
||
计划单列市少儿赛 |
14岁以上组 |
|
冠军 |
2-3 |
4-8 |
9-16 |
17-32 |
33-56 |
57-72 |
|
12岁组 |
|
|
冠军 |
2-3 |
4-8 |
9-16 |
17-32 |
33-56 |
||
10岁组 |
|
|
|
冠军 |
2-3 |
4-8 |
9-16 |
17-32 |
||
8岁组 |
|
|
|
|
冠军 |
2-3 |
4-8 |
9-16 |
||
地市级象棋赛 |
成人组 |
|
|
前3 |
4-8 |
9-16 |
17-32 |
33-56 |
|
|
团体 |
|
|
|
前2 |
3-6 |
|
|
|
||
地市级少儿赛 |
14岁及以上组 |
|
|
冠军 |
2-3 |
4-8 |
9-16 |
17-32 |
33-56 |
|
13岁以下组 |
|
|
|
冠军 |
2-3 |
4-8 |
9-16 |
17-32 |
||
县区级象棋赛 |
成人组 |
|
|
|
前6 |
7-12 |
13-18 |
19-36 |
37-64 |
|
14岁及以上组 |
|
|
|
冠军 |
2-3 |
4-8 |
9-16 |
17-32 |
||
乡、镇、街道象棋赛 |
成人组 |
|
|
|
|
前6 |
7-12 |
13-18 |
19-36 |
|
14岁及以上组 |
|
|
|
|
冠军 |
2-3 |
4-8 |
9-16 |
||
社区、村象棋赛 |
成人组 |
|
|
|
|
|
前6 |
7-12 |
13-18 |
|
14岁及以上组 |
|
|
|
|
|
冠军 |
2-3 |
4-8 |
说明:
(1)省级比赛含自治区、直辖市、全国行业体育协会比赛;省会城市比赛授予等级称号标准等同于计划单列市级比赛。
(2)各省、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县区级授予技术等级的比赛全年不能超过两次。
(3)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少儿赛:如按中、小学分组,则分为中学生组、5-6年级组、3-4年级组、1-2年级组,可按14岁以上组、12岁、10岁和8岁组执行;如多组别混合比赛,则根据比赛级别所对应的最高标准执行。
(4)省级比赛,参赛所属单位不足4个的组别,按原标准的60%批准;参赛所属单位不足2个的组别,按地级市比赛标准执行。
(5)省级以下比赛,如参赛人数不足20人,按原标准的50%录取;如参赛人数不足10人,按原标准的25%录取。
(6)各级比赛,参赛人数不足6人的组别,不授予等级称号。
(7)行业组别比赛(记者、医生、职工等)根据比赛级别,降一级发放;老年组比赛按照该级别14岁以上组别标准发放;表演娱乐组别(亲子赛、双人赛、揭棋)统一发放象棋七级棋士。
(8)各单位可按照实际情况对上表进行不高于此标准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