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为孩子或准备为孩子选择围棋作为兴趣班的家长们,大抵都为围棋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之国粹的魅力所折服。的确,中国围棋在培养孩子的心智发展方面,有着其它兴趣班不可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它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能锻炼孩子的大局观和逻辑计算能力,能培养孩子的坚忍、耐心与细致等等。作为业余兴趣来说,这是个很好的选择,但是若一开始就向着职业而去,那实在是不容易。
首先,天赋是最重要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在这里,小编要洒杯毒鸡汤,那百分之一的天赋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学棋真的要有天赋,而若想成为职业棋手,除了天赋之外,还需要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付出的艰辛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其次,经济实力是学棋的基础。奔职业而去的小棋手们,一年的花费至少十几万,这就不是一个普通家庭所能承受起。
这是2014年北京道场学棋一年的花费,现在怕是远不止了,这只是一年的花销,到孩子定段成功,少说几十万是要“砸”进去的,家长陪读的话,一进一出,无疑代价更大,这昂贵的成本,也可以说是拿钱“烧”出来的。
再次,定段赛极高的淘汰率。往往参加定段赛的棋手都需要好几次才能定段成功。就以今年全国围棋定段赛来说,一共400多名25岁以下的年轻棋手参赛,最终成功定段的只有30人,淘汰率高达90%多,这还是今年增加了5个定段名额,往年只有25个名额。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定段不成,荒废了学业怎么办?这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很明显的“鱼与熊掌”的问题,但是当围棋这条“鱼”抓不住时,再回过头来找那“熊掌”,到底是不是晚了呢?
2013年陈临新九段在“浙江省春季少儿业余围棋升段、定段赛”郑重提醒,如果要想走职业棋手的道路,那会很辛苦,“要在10岁时达到业余5段水平才有可能转为职业棋手,不过需要下很大工夫,像现在每周练两次肯定不够,要天天学;到5段以后还要去北京等大城市找好的教练,家长也要一路跟着,很不容易。”
当然,说这么多,并不是为了打击学棋的心,若孩子有天赋的话,那就让他去吧,谁又说不可能成为下一个柯洁呢?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