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17年前醉心棋道的他,参加完2001年的广西南宁壮斯杯围棋大赛后,“一定要拿到6段”的坚定信念就在心中深深种下了。这是他对自己的承诺,更是他和围棋的约定。
他,就是温州棋王——王敬。
1967年出生的王敬,是温州鹿城人。他八岁开始学棋,后创围棋道场并担任总教练。从1988年起称雄温州棋坛至今,获得过数十个温州围棋赛事的冠军,夺得过“名人”、“天元”、“棋王”等多个头衔。这些年王敬征战棋场,寻着他求棋之路的脚印,一路上少不了汗水和心血,岁月织成风吹来,飘散在过往时光里。
1967年春天,伴着午后的暖暖阳光,他平安降生了。谁也没想到,这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后来竟在温州围棋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王敬小时候生活在温州老式大杂院里,亲戚邻里你来我往,闲暇时常常举棋对弈。从那时起,王敬与围棋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一生都在这条路上攀涉。
那时小王敬常常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回来,顾不上歇息,就静站在一旁观战数小时。许是受了浓烈的围棋氛围熏陶,久而久之,他竟无师自通,8岁那年用一招“倒脱靴”,帮着父亲王炳照打破僵局,挽回颓势,赢得先机。父亲王炳照由此发现王敬的围棋天赋,带着王敬开始学棋。
说起王敬与围棋的缘分,许是冥冥中就注定了。有时候一个小小选择,可能就影响了整个人的一生。儿时的王敬活泼好动,喜欢打篮球,他比同龄人个子都高一些,在体育运动方面也颇有优势和天赋。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王敬被浙江省体育部门派出的篮球队选拔专员列入候选名单,体育老师也为王敬高兴,左邻右舍都好生羡慕。十来岁的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求棋之路,放弃了众人看好、前途一片光明的职业篮球道路。
那是王敬人生的转折点和分水岭,和篮球说再见,全身心投入到围棋求学之路上。虽然后来这条道路上挫折不断,前路难行,但王敬从未后悔过。初心不改,多少年过去了,那份执着和坚毅却有增无减,心性被锤炼得越发刚毅。
王温是王敬的堂哥,棋艺过人,最初就是王温带着小王敬学下棋。王敬有着超于常人的围棋天赋,加之勤奋刻苦,进步很快。三年过去,王敬与王温对弈,已从最初的被让25子缩减到被让3子,王敬的水平已经与对围棋颇有研究的长辈们实力相当。
王敬那时常常会去温州市文化宫学习围棋,一头钻进奥妙无穷的黑白世界中,一坐就是一下午。王敬的聪颖和天资,很快引起了围棋爱好者温州富商沈杰的注意,他观察了王敬一段时间之后,提出用当时市面上最大面额的十元纸币作为彩金,想与王敬对弈一局。小王敬凭着巧妙的避让,见招拆招,最终以一子之差,赢了对方。
就这样误打误撞,王敬闯入了彩棋的世界。此后走南闯北,混迹江湖。彩棋像是夜空中流光溢彩的璀璨明珠,不断发出闪耀的诱惑,一步步引诱着贪恋它的人沉醉其中。
不得不说,王敬的围棋天赋和定力都非常人可比,即便是在氛围异常紧张的彩棋局势上,也丝毫不影响他的发挥。在上海,王敬结交了围棋界的各色朋友。在众人的牵线搭桥之下,赚取了三千五百块钱的巨款。在杭州,王敬横扫劲敌,越战越勇。再回温州,王敬还得到了高手吴铁明先生的倾囊相授。之后,他又靠着下了几次彩棋赚取了十多万块,十七岁时,王敬已成为温州棋坛第一人。
跟着王温学棋的日子,机缘巧合之下,王敬也同时受着当时温州棋界的超级高手——白玉琪先生的指点。
王敬素来赤诚坦荡,没有城府。除了传授棋艺,白玉琪先生也教给王敬许多人生道理。一日,白先生借着著名的死活题“小猪嘴大猪嘴”半开玩笑地向王敬提出人生告诫,“人生如棋,围棋也是一个江湖。他日自己闯荡江湖,心善是好事,但也要提防别人把你当猪杀”。王敬也笑着答到:“哈哈,那我以后千万不要成为别人的猪。”
当时的玩笑话,后来在王敬身上真的应验了。王敬奔走他乡,在卧虎藏龙的成都遇到了芸芸高手的围剿,没过几天便输得精光。
少年不栽跟头如何长大,越踏入彩棋的江湖,人的心智越容易迷失,这个时候坚守本心也成为了极大的考验。此行归来,似有当头一棒敲醒了长久以来沉浸在荣誉感中飘飘然的王敬,他想起此前爷爷为了阻止自己的贪念,冲冠一怒砸碎棋盘。王敬沉下心来,静静审视自己的内心,儿时心无旁骛学棋的场面浮上心头,与乌合之众赚取蝇头小利终与自己追求的棋道背道而驰。心中深以为然,恪守初心,方得始终啊!
实迷途其未远,知来者之可追。从成都归来,王敬收敛心性,与彩棋江湖告别,他又从围棋中找到了从前那种纯粹的快乐,听从本心,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目标,没有比这更让人愉悦的事了。
成年以后,为了生计,王敬开过夜宵排档,做过房屋租赁介绍所,最后都无疾而终。那些日子,围棋一直在魂牵梦扰着他,灵魂深处心心念念的还是围棋。就这样,王敬又走上了围棋事业的道路。他创办了棋社,之后慢慢发展壮大自己的棋院,教学事业一做就是二十余载,期间可谓硕果累累,多名学生荣获全国业余大赛冠军,培养出的段位、高段位学生更是不计其数,众多出色弟子遍布大江南北。胡然闵、黄通都是王敬引以为豪的弟子。
传道授业解惑,在棋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王敬也寻到了自我人生价值。开棋院,教围棋。王敬提及,围棋最忌急躁、慌张,除了心静还要有耐心,必定得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下棋习惯。数十载光阴匆匆而逝,闲敲棋子落灯花,经历的赛事多了,宠辱不惊,王敬充分享受着安然恬淡的宁静内心。
弟子黄通在与王敬的长期对弈里发现,王敬后半盘格外强势,小手筋很多。下棋时,气场很强。端坐于棋桌前,不怒自威,霸气凌然,仿若站在很高的位置观看对手的一举一动,无形之中给对方很大的压力。更有趣的是,黄通近两年每每与王敬老师对弈,他都感觉到老师还在不断涨棋。问其缘由,王敬坦然说到,新人辈出,学无止境,围棋的高度永无止境,这是他穷其一生都要不断追寻的事业。
黄通不得不被王敬老师的定力和精神所折服,黄通与王敬一同参加了两次浙江省围棋联赛,王敬出马,该胜利的对局无一失手,尽数拿下被沙老誉为温州队的“定海神针”。
围棋江湖,人到中年诸事繁杂,从前苦心钻研棋道的一些棋友,渐渐地对围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同的是,时至今日,王敬在空闲之际,依旧会独自静坐打谱摆棋,心无旁骛,格外专注。他对围棋的热爱,圈内棋友可谓是有目共睹。每次出门比赛,王敬必定会带一个大棋盘,方便复盘摆棋,很多时候输了棋,他还不吃饭。林胜建老师认为,王敬爱棋如命,常常达到了人棋合一的境界。
2013年12月16日,温州棋王十番棋在晏虹餐厅(瓯江路)举行,王敬对战梁伟,以6:1的佳绩取得了胜利。
李本武、王敬、陈国勇一同被称为温州市三大棋王。最开始,王敬与李本武的围棋水平也就是在伯仲之间,李本武对王敬的高超棋艺也赞赏有加,王敬之后一直位居棋王榜首,李本武对此曾感叹道:“既生瑜,何生亮?”
论棋才,王敬可能不是温州第一,但他配得上秀行大师的那幅题字:强烈的努力。
王敬下棋,向来胸有成竹,判断准确。1989年第二届名人赛决赛场上,他获得了第二届名人赛挑战权。二十出头的他,长发飘飘,风采卓然。赛前有棋友让王敬预估这场赛事的结果,他斩钉截铁地答道:“可以2:0拿下”。他的眼神里透露着坚信和笃定,果不其然,那场比赛,王敬用“2:0”的佳绩获得了名人头衔。
在那之后,他的棋艺不断精进,成为一时的传奇,独霸温州棋坛近三十年。
如今,王敬已经是温州棋坛的老将,他不服老、不服输的奋进精神一直熠熠生辉,感染着身边的棋友。
2018年中国围棋大会今年在广西南宁举行,17年前的那个夙愿再一次在敬哥心里涌现。王敬5段在省协会陈利刚领队鼓励下代表浙江省参加了今年的中国围棋大会中的全民团体赛。进场前,王敬神色笃定,此次定要为2001年种下的梦想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赛场上王敬正襟危坐,蓄势待发。他的棋力向来很稳,攻守兼备,进退有度。时而也重力出击,给对方致命一击。如此一来,此次全民团体赛中,最后一轮虽然全队已经没有希望,但王敬前五轮全胜,棋友在场外纷纷发声:“坐等王敬六段出来,晚上庆祝!”、“敬哥加油!”、“众望所归”……比赛还未结束,大家都也觉得王敬此次胜券在握,真心替他感到高兴。
果然!王敬做到了,在中国围棋大会全民团体赛中,他6战全胜获得6段称号。
他没有让大家失望,十七年来不离不弃的梦想,终于在今天成真了。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围棋的一片痴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王敬在围棋道路上一步一步攀登,才有了今日的高度。王敬知道,未来依旧有很长的路要继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