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谋略与企业战略

围棋谋略与企业战略

 绍兴市围棋协会    金明

众所周知,围棋的起源是“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这一古老的艺术几乎与我华夏同发展,共命运,传承几千年,留下了许多千古美谈,从古到今,有历史记载的帝王将相、风流才子、文人骚客与围棋的故事不胜枚举,可见其魅力无穷!

前不久一位企业家找我,要跟我学习围棋,同时要请教一个问题,说听了李克强总理关于企业发展的报告,有些围棋术语不明白,说在报告中几处提到企业不能“只做一个眼,要做两个眼,首先要做活”,然后才能“谋势求发展”,他要我解释“一个眼和两个眼”的意思,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围棋术语,这个问题带给我很多思考.....

我酷爱围棋,自少年时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了围棋,就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闲暇之时总是离不开围棋,打棋谱、悟棋理,也一直利用工作之余,推广和弘扬围棋文化活动的开展。由于长期在企业出任高级管理工作,自然的会把围棋的思维结合到企业管理和发展战略中,我发现,围棋谋略企业战略有很多相似之处,棋理和管理亦有许多相通之处,一盘高质量的棋,基本上要经历布局、序盘、中盘、收官、结局等几个环节,而企业的发展也必须经历初创、发展、成果等几个阶段,二者的规律可谓是一脉相承的。

围棋无论是从棋型和棋理来看,基本上就是外势和实地之分,外势和实地的形成,有时是根据棋手的风格、有时是根据棋型的变化形成的,二者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很难说外势和实地一定有优劣之分,孰是孰非,关键还是看谁的效率高,有发展空间,一般而言,实地具有确定性,外势具有发展空间。很多企业家无论是否懂围棋,但在企业经营战略上,客观上都蕴含了许多围棋的谋略。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先生是围棋爱好者,曾经对围棋也很痴迷,从阿里的发展来看,其实马云有意无意的都在运用围棋谋略在打造企业,当初马云辞去大学老师的岗位,在家里创建了公司,这可谓是他的实地,如此小的实地,不可能取胜于全局,如何办?马云采取了造势,也就是围棋上的筑外势,事实上通过外势的不断扩大和加强,阿里的实地也随之呈现几何式的扩张,最终做成了具有国际地位的互联网龙头企业。

一般而言,在棋逢对手、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一盘棋很少是从头到尾保持优势直至完胜的,从第一手棋到最后一招结束,期间一定经历多次的反复,优势和劣势随时会发生转换,在围棋布局、中盘、收官的每个环节中都蕴含着各种手段和战术,懂围棋的一定熟悉“腾挪、治孤、做活、对杀、弃子”等常用手段。不可否认,任何企业的发展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过程一定会历经坎坷,充满荆棘,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碰到市场的激烈竞争、同行业的竞争、产品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业态的竞争等,一个企业要在各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博弈,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会充分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治理企业。其实同行的博弈就是一种“腾挪”,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时就是一种“治孤”,企业在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就要“做活”保全自己,当企业某个产品或者业态面临淘汰或没有价值的时候,就应该果断放弃,选择新的发展契机,这就是围棋中的“弃子争先”。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我们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运用了围棋的谋略在治理企业,在对弈过程中,有些棋手不按照棋理行棋,会下无理棋,可能贪得一时一地的小便宜,但最终会制约全局,有些甚至因为一招无理棋导致满盘皆输的结果。睿智的企业家也都必然按照经济规律治理企业的,只有按经济规律治理企业,才能做成经久不衰的百年企业。我们不乏看到,改革开放以来脱颖而出了很多知名企业,倒下的不乏其数,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一定是有一位睿智的“棋手”在把舵,按照棋理在运作企业,不断的腾挪、博弈、弃子、争先、创新。

我亲历见证了一个企业的经营谋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绍兴精工控股集团,近年就下出了一步好棋,原有占地近300亩老厂区,属于纺织印染行业,原有业态高能耗、低收益,且属于政府治理环保的淘汰产业,集团高层运用了“弃子争先”的手段,果断将落后产业改建为绍兴具有龙头地位的“汽车文化创意园”,实现了“腾笼换鸟”的成功“转换”,这难道不是“一招制胜”的妙棋吗?

围棋很小,小到只有方寸棋盘;围棋很大,大到世界无边无际,小棋盘,大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一带一路”蓝图,就是中国在世界围棋中的宏大布局,总书记指出“要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不论古代、现代和当代,围棋都是最好的中国故事之一,现在,围棋已经成为中国联结世界、世界联结中国的纽带、桥梁、捷径、窗口和平台,这里的故事耐人寻味”!围棋无国界,相信围棋能够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运用。

相关链接
近期热门文章